第950章推行增减挂钩政策-《仕途红人》
第(2/3)页
当然,这项庞大复杂的工作,单靠相关部门的力量无法完成,张峰决定引入市场化动作机制。
比如,青元镇就引入包括花都投资公司在内的三家投资公司,合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通过“增减挂钩”结余建设用地指标3000多亩,换回建设资金10亿余元。
在专家的指导下,青元镇编制了城乡总体规划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、产业发展规划等,重新布局新村镇和新产业的建设。
按照这份新规划,青元镇将建成新的场镇和新村集中居住区。
部分村民选择保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,享有宅基地、自留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,持权入新镇;一部分种植大户、农家乐经营者,选择留村发展;还有极少部分的村民,以货币方式进行最终结算,退权进城。
张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,明确意识到住房是农民的安身之本,宅基地的去留,正是乡村振兴中最为复杂、敏感的话题。
原先有些地方进行合村并居、强迫农民上楼的做法就引起了很大争议。
在张峰随同专家的调查中,发现每个农村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。
有的孩子考了大学、做了公务员,自然想进城生活;有的村民只适应乡村生活,实现城镇化需要几代人的时间,不是一代人就能解决的。
为此张峰在专家制订实施方案和规划时,一直强调要让农民做选择题,不要简单做问答题。
根据这个思路编制的青元镇新区建设方案,临街的三五层楼房被用作商业经营,里面则是农民的独栋住宅。
经过仔细测算和征求意见,最终决定以每人30平方米住房面积+5平方米生产用房面积的标准给予保障,资金主要来自“增减挂钩”的指标售卖和企业投入,根据具体情况算账置换,村民基本上不用花钱。
住宅区隔着一条小公路,即是二产用地。这里将设置产业园,从而让小微企业能以相对明宁市区更便宜的价格获得土地和劳动力,村民也能就近上班、照顾家庭,同时还能做到企业生产与居住完全分开。
第(2/3)页